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潜移墨化的影响作用。懂得教育心理学的父母与孩子经常进行良性的、有效的、愉快的沟通,这些沟通有利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孩子也更愿意跟父母亲子互动,这都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上、情感上的有力支持。那么在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怎样对孩子正确引导、积极互动呢?孩子成长过程中又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呢?
一、孩子是成长的内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所在,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在条件。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就好比鸡蛋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的情况下会孵化出小鸡,石头却永远也不可能孵化出小鸡一样,石头和鸡蛋本身就是内因,温度、湿度只是外因而已。孩子是否优秀,跟孩子自身的先天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同班同学里面,有的同学在老师的课程刚讲一半时就已经懂了,而有些同学即使反反复复的讲还是云里雾里、一脸茫然。所以说孩子的与生俱来的先天素质对学习、事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许多人不管怎么努力也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另外一些人会轻而易举的完成。
八维文化中行为理念部分有“正确归因”,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找到其关键,再根据关键问题找到核心的解决方案,只有了解了事物本身的来龙去脉,才可以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是内因,家庭教育也要因材施教,适应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每个人出生后都是先接受来自父母的教育,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一些基本的礼貌礼仪等。所以说有一个优秀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他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业支持,但却跟父母的学历、能力、地位却没有必然的联系。记得去年有一位学霸母亲写了一篇关于孩子成长的文章刷爆的朋友圈,文中说到自己与丈夫都是名校毕业的博士,却生出一个在班里稳居末席的儿子,从千分努力却万分纠结到淡然接受的过程,其中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而许多来自贫困农村的优秀人才,小时候父母只是给孩子提供了最基本的吃穿而已,他们一样可以考进名牌大学,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家庭教育争取让孩子养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