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欢迎您访问八维教育--创新教育 引领未来
陶冶心灵。陶冶,就是放火里烧。经过高温熔炼,去除其中杂质。你可能会好奇,曾国藩是怎么从一个“不可能出息”的“小笨蛋”,成长为一代能臣的?我想,这与他有一个美好的目标密不可分。曾国藩的目标是什么?——“经世致用、内圣外王”。其实这个目标可以说是过去文人的共同追求。为什么曾国藩做成了?我们先来看看他为目标都做了哪些事:过去知识分子要想报效国家,唯有科举一途。曾国藩少时科举屡屡落第,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后来考进士也受挫,不得不在京城迁延一年,第二年再战(他运气还算好,赶上朝廷开恩科,所以只等了一年而非三年),直至金榜题名,从此,他才有了“经世致用”的机会;在自我修炼上,他要做到“内圣外王”,他给自己制定了明确的任务书,每天严格执行。比如读书、练字、写日志、“节欲”....即便在带兵打仗期间,他仍然没有间断。从他所作的这些事情,我们不难发现其间一条连线,那就是他的目标。因为这目标,他用“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执着,在生命熔炉中炼就真金,而没有化作劫灰;因为这目标,他用近乎苛刻的自律,给自身镀上一层亮色,成就一代“完人”。可以说,目标是他一切行为的原因,没有了目标,他的努力便成了“无的放矢”,可能也就没有“磨砺”或者“陶冶”了。磨砺智慧和陶冶心灵也是八维校训的精华所在。
抢先报名 抢占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