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2025 年的就业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精准洞察就业增长点,无疑是开启成功职业之旅的关键钥匙。那么,2025 年的就业增长点究竟在何处?八维教育将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经验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大家深入剖析。
目前,一些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如技术研发类的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技术运维类的工业机器人维护、云计算运维工程师等新兴技术岗位需求激增。
从人社部近几年发布的新职业来看,“AI训导师”岗位需求正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生成式AI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等相关岗位需求将达上千万个。
华为公司开发的鸿蒙系统,其生态发展需要的开发者人数就达数百万人。无人机产业、低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也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新兴产业和部门具有人才密集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岗位需求向“数”向“智”向“绿”成为大势所趋,它将通过重塑职业生态,对从业者专业能力、学习能力、转岗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是吸纳毕业生的重要力量。比如,今年初DeepSeek火爆出圈后,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随着“AI+”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将创造大量相关就业岗位。
企业发力,释放就业“新”动能
据界面新闻统计发现,截至8月8日,已有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美团、京东、小米等多个互联网大厂启动2026届校招,整体的招聘规模较去年有明显提升,而且与AI相关的研发岗位占比非常高。
除了AI领域之外,仍有一些领域显示出较大活力。
人形机器人:最稀缺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算法类,包括具身大模型、强化学习算法、运控算法、规划算法、感知算法等,硬件、系统、软件等人才也很稀缺。
麦肯锡《2025技术趋势展望》指出,Agentic AI(自主智能体)的规模化应用将催生新型协作岗位。如AI流程设计师、多代理系统架构师,目前这类岗位在制造业的渗透率不足5%,但薪资水平较传统岗位高40%。
智能制造:中国人民大学报告预测,到2035年智能制造领域“紫领工人”(技术型管理者)需求将超3100万人,目前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足30%。
(图源:网络)
直播运营:《网络主播新职业发展报告》信息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直播行业的人才缺口为1941.5万人。
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不断向前,众多企业纷纷抢占市场,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企业的发力使得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释放了众多新机遇。
个体成长,迎接数字“新”机遇
古语言:“人要自立,先学专长。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技能提升是个人实现稳定持续就业增收和职业发展的基础。
八维前沿的专业设置,根据时代所需,先后升级了十五大专业方向,包括:游戏专业元宇宙方向、游戏专业鸿蒙方向、云计算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计算机视觉方向、人工智能专业自然语言方向、物联网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移动通信专业测试方向、网站工程专业、大数据专业、传媒专业、建筑专业、国际新媒体专业、全栈专业开发方向、全栈专业产品方向。
配合八维庞大的实训项目库,在做中学,在学中用。从代码的编写到技术的落地应用,层层深入。学生掌握岗位所需技能的同时,紧跟行业开发趋势,成为能驾驭技术的前沿工程师,在就业前快人一步,提升面试通过率,掌握优质就业主动权。
实训项目库,涵盖众多热门领域:从IT科技的前沿开发,到金融业的核心业务,再到关乎民生的农业、医疗等关键领域。帮助想要从事不同行业的学子,获得应有的岗位素养,多元化学习不同领域技能,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完成实训操作,实现技能的升华。
为开阔学生眼界,帮助学生落地技术技能,八维与世界500强企业深入沟通、交流,为了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开展了走进名企研学的活动等。在八维,学子们不仅能学到前沿技术技能,还有机会与名企大厂零距离接触,打开视野,提升就业格局。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摧毁旧岗位,同时创造更多新职业。正如工业革命催生了众多工人岗位;数字时代新兴领域同样创造了大量新就业岗位,新兴行业、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就业潜力十足。
2025 年的就业市场虽然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众多机遇。新兴产业的崛起、传统行业的转型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希望的就业图景。八维教育将始终秉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 的办学理念,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助力他们在就业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人生价值。
抢先报名 抢占名额